标题:市中级法院以强化网络司法拍卖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执行工作质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实司法服务保障
记者于6月20日获悉,今年以来,为贯彻落实省法院部署的“提升质效攻坚战”专项行动以及市委“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头号工程的工作要求,市中级法院执行局通过研判制约执行质效的瓶颈,决定以网络司法拍卖工作为切入点,一方面通过改革内部工作模式强化执行力量,重新调配人员组建网拍小组,提升决策水平及审批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引进外部高质量的拍卖辅助机构,将执行人员从繁杂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保证执行质量,同时发挥辅助团队懂营销、擅经营的优势,有效提升了拍品的成交率和溢价率。
■积极推进司法网拍成效显著
司法拍卖作为法院执行财产处置的关键环节,为快速变现财产、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平台和基础。
“网络司法拍卖具有信息发布面和参与主体范围广、方便快捷、交易过程公开透明等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执行财产处置效率,是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手段。”市中级法院执行一庭副庭长施斌斌表示,司法网拍有利于实现拍卖财产交易价格最大化,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近年来已成为法院进行财产处置的首选方式。
据悉,中山法院从2013年开始以市第一法院为试点,率先在全省尝试司法网拍。自运行以来,报名参拍人数、围观人数、成交价、溢价率等方面的纪录不断刷新。为继续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市中级法院积极推进网络司法拍卖。仅在今年4月至6月中旬,新组建的网拍小组已完成包括土地、房产、车辆、机器设备及股权等119个标的挂网工作,目前第一次拍卖成交45个标的,成交金额约2.2亿元。与以往同期相比,拍品的成交率、溢价率均有明显提升,部分拍品溢价近3倍。
日前,市中级法院对位于火炬开发区江尾头村的两处厂房及配套设施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421亿元。经过52次竞价,厂房最终被一名来自深圳的竞买人以1.851亿元的价格成功拍下,溢价增值4300万。本次拍卖创下了近年中山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实物成交金额新高。在厂房开拍前,拍卖辅助机构向广州、深圳及港澳等地的优质客户进行重点推介,接待了近30批客户看样。竞得人表示,拍得厂房计划用于其在深圳经营的产业转移。计划一旦落成,将有助于“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为优化中山营商环境出力。
图为:拍卖机构人员在辅助法院法官开展司法拍卖工作
■引进拍卖辅助团队助力执行
司法网拍虽有优势,但也给法院带来了大量事务性工作,这些工作涉及物品拍照、网页维护、举行拍卖、组织验货等。为最大限度发挥网络司法拍卖传播力强、覆盖面广等优势,市中级法院出台《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网络司法拍卖辅助工作的管理办法(试行)》,优化分工协作,引进专业辅助团队,并对该团队实行流程化管理及监督。
施斌斌介绍,引入专业的拍卖辅助团队有助于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将拍品信息精准推送给有需求的竞买人。从拍卖实践来看,辅助团队通过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近年来吸引了许多来自广州、深圳及港澳等地的优质竞买人。此外,团队还创新看样方式,除现场看样外,还采取视频、VR360°三维全景远程展示、无人机拍摄等方式,使意向客户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拍品情况。平日里,该团队承担文书张贴、现场踩点、接待看样、客户讲解等事务性工作,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在拍卖成交后协助完成拍卖品的交接、清场、产权过户等手续。“总的来说,辅助团队提供了优质且高效的拍卖辅助服务,不仅有利于网络司法拍卖专业化,还推动了司法网拍工作的有序进行,助力法院提高执行工作质效。”施斌斌说。
下一步,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将优化管理继续强化执行队伍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执行变现工作质量和效率,持续推动网络司法拍卖工作创新,为切实解决执行难奉献更大力量。
图为:现场运用无人机协助法院工作人员进行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