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拱北海关开展“海关.企业面对面”政策宣讲现场拱宣/摄
图为:拱北海关开展政策宣讲会现场答疑拱宣/摄
一周来,边角料网络拍卖,成为拱北海关关区加贸企业关注的新鲜事。截至9月19日,已有多家企业的44票拍卖申请通过海关审核,货值128万元。
9月13日10时,随着“敲锤”落定,中山市一家加贸企业1000公斤的线路板边框边角料,最终被竞拍者以12000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标志着拱北关区首票边角废料网络交易顺利完成,也正式拉开了拱北海关全面推广“互联网+加工贸易边角废料内销拍卖”的序幕。
边角料是加工贸易企业从事加工复出口业务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这些废、碎料及下脚料,无法再用于加工合同项下出口制成品。由于企业内销边角料的市场公开化交易程度不高,导致海关对内销边角料价格的审定成为难点问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办事的时间成本。
“互联网+加工贸易边角废料网络交易”是海关推进的重大改革之一,为加工贸易边角废料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内销交易模式。海关同时通过与广东省拍卖行业协会合作,引入多家具备资质、诚信经营的拍卖企业,建立网络交易规则,有效保障网络交易规范开展。
为了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改革的红利,本月初起,拱北海关通过“海关.企业面对面”等形式向辖区1216家加工贸易企业开展政策宣讲5次,对相关政策法规和海关操作进行解读并现场答疑。截至9月19日,关区内已有44票拍卖申请通过审核,货值128万元,成交3票,溢价率达10.3%。海关凭拍卖成交证明,即时办理审价征税手续,极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李洪宇/文)